[讀書心得][review] 青雲口(徐則臣著):忽略也是一種罪行,盲從與毀滅
《青雲口》書影 作者:徐則臣 來源:博客來 |
這是一部寫給大人的童話,也是寫給青少年的大人書。
我之所以拿到這本書,是出自於一個巧合。因為學校圖書館有個神祕的聖誕禮物借書活動,他們把書用包裝紙包起來,看不到裡面是什麼書,只能看到包裝紙外面對於書本的介紹。因為當時看到了一句「一部創世又滅世的寓言」。也許正值年底,也許瀕臨期末,突然很厭世地想來點小說調劑一下壓力,就因此借下了這本書。走出圖書館,打開這本書之後,驚艷連連。
書中主角是一個小男孩古里,他具有和山中的一個像熊又像猩猩的動物「古怪」溝通的能力。青雲口指的是聯絡青雲山地區和外界的一個類似石灰岩洞口的通道,青雲山地區是個世間罕見的世外桃源,有清新的空氣、純樸的人民、美麗的山水。因為被谷外的人發現這個地方,他們決定要「開發」這個地方的觀光資源,從這個青雲口開始,從外界運來了外地觀光客、蓋飯店的建材,以及很多很多青雲谷內的人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小說當中,每個角色都鮮明地扮演了他們的隱喻意義。古怪是自然界的動物,以捍衛動物們的生存為最高指導原則;古里一家人代表著傳統的青雲谷文化,他們有著和自然和諧共存、尊重自然的思維;外地的開發商扮演著表面上看似做著善事,背地裡卻只管盤算自己利益的偽善者;觀光客是沒法在外界醜惡的世界生存而帶著既定的眼光來參觀的過客;青雲谷的居民忽略掉了小處的不對勁,被短期的甜頭蒙蔽了正常的判斷力,是盲從的眾人。
最令人在意的,我想是那些青雲谷的居民。開發商絕對善於操縱眾人,他們有辦法控制住整個情勢,他們的原則是「掌握住分寸,往好裡說,千萬不能隨便激化矛盾(p. 89)」 他們能用盡一切的好話,讓人覺得一切都「變科學了」、「文化提升了」,打著「現代生活」的旗幟來締造所謂的「美好生活」。然而當他們開始打造新飯店、改造當地人的生活時,這樣的生活轉變究竟是依著什麼樣的一種價值觀?由誰去定義所謂美好的生活的樣貌究竟是什麼樣子?他們到底也只是用谷外人所謂「現代」的審美觀去「教育」谷內的人民。谷內的眾人唬得一楞一楞,被這些看似光鮮亮麗的道理所迷惑。他們「驚訝於自己面臨的危機和誘惑,同時驚訝於自己面對危機與誘惑時的猶疑和無措。(p.91)」眾人在盲從的同時,也感到安心,而缺少了進一步去思考的勇氣,因此既然大家沒有意見,也就自然失去了表達意見的力氣。
這是人們的順從行為(compliance),當別人有所求的時候,我們居然常常漫不經心地答應別人的要求,容易因為別人的話術而被激發起反應,被牽著鼻子走。經典實驗莫過於影印機的實驗,當我們要影印時被插隊,如果插隊的人說「不好意思,我有五頁,我可以用影印機,因為我需要影印嗎?」明明沒有明確說出理由,卻反而最能被接受(Langer, Blank, & Chanowitz, 1978)。而這樣的順從行為從小處著眼,商人便透過這個心理反應一步步進逼,使人就範,因為我們通常都會先答應一些無關痛癢的小問題。
因此,起先,商人先是幫青雲谷人解決了青雲口交通不便的小問題,開發商幫他們把青雲口的奇岩怪石清理乾淨,弄出了一個大道。這就是整個青雲谷開發案最無關痛癢的第一步。然而青雲谷人卻沒有察覺開了這個大道之後的危機:當谷內的人容易出去了,谷外的人也容易進來。隨後,開發商說要蓋飯店、遷民居、建紀念碑、蓋動物園,一條接著一條要求席捲而來,而開發案一個接一個的進行,號稱符合環境評估。但沒有人知道事實上環境是否能夠負荷。開發商最後甚至囂張到:「我們要讓青雲口跑步進入現代化。地方不大,不要緊,我們可以把樓建得高一點麼。摩天大樓!小而美的大都市,國際大都市!實在不行,我們往山上建。還可以把山給削平麼。青雲山是怎麼長上去的,我們就能讓它怎麼降下來。什麼叫創世?就是一切皆有可能!(p.180)」
而這些盲從的眾人和古氏一家族形成了對比,尤其是古里這個小男孩,宛若在一片昏昧中的明燈。古里和古怪在山上觀察著開發生從青雲口進來到營造的一舉一動。小男孩有著和動物溝通的能力以及天賦異稟的資質,最後等到事情越來越不可收拾的時候,也是由古里和古怪兩個人想辦法解決。到了故事快要結束的時候,作者描繪了在眾人歡鬧嘻笑歡慶「入口節」的時候,只有「古家人全都清醒」(p. 186)。而最後那些排山倒海而來的災難以及為了克服萬難而努力的古家人,讓整部小說帶進了高潮,彷彿兒童版的英雄電影,而這部分的描述與情節,就給各位去細細品味了。
參考:
Langer, E. J., Blank, A., & Chanowitz, B. (1978). The mindlessness of ostensibly thoughtful action: The role of “placebic” information 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6(6), 635–642. doi:10.1037/0022-3514.36.6.635
留言
張貼留言